|
您現在的位置 > 新聞動態
德國工業界:中國有風險 投資應謹慎 |
發布時間:2022/8/12 |
國經濟界人士擔心主要貿易伙伴中國和臺灣之間的沖突進一步升級,表示如果發生戰爭,其給德國經濟帶來的損失將是俄烏戰爭的“數倍”。
鑒于臺海發出的緊張勢態的升級,德國工業界對中國的態度變得謹慎起來。德國聯邦工業協會主席魯斯沃姆認為,與中國"脫鉤"是沒有意義的,但他呼吁企業重視潛在的風險,減少對單一國家的依賴。
"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進攻給我們上了一課:面對專制國家必須為可能發生的極端情況做更多準備。"這位原西門子高管對德新社表示,"在新的制度競爭的背景下,我們不應該全盤質疑與中國的經濟關系",不過他認為,就中國而言也應該針對"極端場景"做更多準備。"我們知道目前德國對臺灣的半導體產品、對中國的稀土的嚴重依賴,因此必須提高我們的應對抗壓能力。"
據德國聯邦銀行的數字,截至2020年底,德國企業在中國累計投資900億歐元。多年來德國政府一直大力支持本國企業在華投資。1975年,作為首位訪問中國的德國政界高層人士,當時的反對黨基社盟領導人施特勞斯曾說,不能用西方民主國家的標準來衡量中國。
已故的社民黨籍前總理施密特則認為,中國大陸與臺灣的"統一"是大勢所趨,盡管大多數臺灣民眾拒絕這一選項。默克爾在任期間,建立了德中政府間磋商機制。
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巴爾馳指出,如今看來,德國的很多對華政策是過于天真的。"如今的中國與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",中國與西方處于根本性的制度對抗,并將經濟實力作為達到政治目的的手段。而在默克爾執政后期,德國政策的轉變過于緩慢。他說,以往的政策讓德國經濟極大獲益,但也造成了極大依賴。
過去數年,美中關系緊張,德國和歐盟試圖置身局外。2017年默克爾稱德中之間是"戰略伙伴關系";2019年歐盟委員會在一份戰略文件中盡管將中國稱為"制度競爭對手",但同時也是"合作伙伴"。然而隨著中國日益高調以戰爭危脅臺灣,歐洲國家不得不清晰地表明立場。
"正在改變臺灣問題的現狀,逐步推移界限",巴爾馳說:"這首先是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矛盾,但如果沖突升級,全世界都會受影響。德國和歐洲必須將其納入風險考量。"這位中國事務專家并不認為軍事沖突即將發生,但美國已在認真醞釀應對,而歐洲必須意識到可能帶來的后果。
有關后果包括中國可能對德國企業施加經濟壓力。"在政治關系緊張的時候,中國會懲罰對方國家和企業,這方面有許多例子。"因此為"極端情況"未雨綢繆,德國企業應為中國攻臺做好應對預案。一旦戰事爆發,同中國的經貿往來很可能嘎然而止,對德國經濟至關重要的臺灣產芯片供應也可能中斷。
西門子能源董事會主席布魯赫也警告,臺海危機激化可能引發的與中國的"經濟戰"將帶來嚴重后果。他認為中國可能將原材料供應作為"武器",使供應鏈癱瘓。他主張歐洲在例如風能、太陽能、網絡技術和芯片等領域擴大自己的產能,減小對中國依賴。但即便歐洲企業重新生產上述設備和元件,依然依賴中國的的原料和前期產品。
即便不考慮臺海危機,中國業務也已經困難重重。德國聯邦工業協會主席魯斯沃姆指出,德國企業在中國面對"嚴重的不對等和不公平的競爭條件";德國和歐洲企業在中國的營商環境愈發帶有政治負擔,駐華外籍員工的生活條件也明顯惡化。因嚴苛的防疫封控,不少德國企業管理人員今年以來離開了中國。"這些都不利于長期的前景。"
|
|